网站简介:
浙江图书馆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。总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,是国家一级图书馆,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。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杭州藏书楼,1903年杭州藏书楼扩充改建为浙江藏书楼,1909年浙江官书局并入,成立浙江图书馆。1911年接收管理文澜阁及《四库全书》。1912年孤山路馆舍白楼落成,为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专用建筑之一,1913年作为总馆开放。1931年大学路馆舍落成,1932年正式开放并定为总馆。1937年抗战爆发,总馆迁至南田镇(今属温州市文成县),文澜阁《四库全书》迁至贵州地母洞等地。1945年底迁回复馆,以孤山馆舍为总馆。1951年接收著名藏书家刘承幹捐赠的南浔嘉业堂藏书楼(今湖州市南浔区)及藏书。馆名几经变更,1953年确定使用“浙江图书馆”为馆名。1998年曙光路馆舍总馆开放至今。2008年增挂“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”牌子。2015年成立首届理事会,实行以理事会为最高决策和监督层的管理体制。浙江图书馆现有馆舍5处,以曙光路馆区为总馆,另有孤山路馆区、大学路馆区、嘉业藏书楼及德清书库馆区,馆舍总建筑面积5.51万平方米。在全省各地设有17个分馆,9个流通站。浙江图书馆馆藏文献700余万册(件),以珍贵古籍丰富、地方文献齐全为特色。其中,古籍线装书80余万册(含善本15万册);普通图书510余万册;报刊合订本95余万册;现报刊6500余种。馆藏雕版15万件。馆藏电子图书320余万册,发布数据库190余个,其中浙江家谱、地方志等特色资源库42个。注重外文文献入藏,与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韩国、俄罗斯、印度、新加坡、菲律宾、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2个图书馆保持书刊交换关系。浙江图书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,设阅览座位1800席;开架中外文书刊145余万册,日均接待读者6000余人次;累计发放读者证61余万张;年网站点击量1086余万人次。形成“文澜讲坛”“文澜展窗”“文澜读书”“文澜社会大课堂”四大读者活动服务品牌。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资源开通“浙江网络图书馆”,提供覆盖全省的公益性数字阅读服务,年访问量1500余万人次。推出浙江省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“浙江文化通”,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,在移动终端上实现文化讯息查询、书目检索、办证、数字阅读等公益便民服务。牵头联合全省11家市级图书馆和3家少儿馆,以全省整体对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模式,推出公共图书馆“信阅”服务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通,促进服务均等化。浙江图书馆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、浙江省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中心、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浙江省分中心,在省内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、视障读者服务水平提升、跨地区、跨行业的书目资源共建共享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。参与和推动区域性资源共建共享活动,是长三角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、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成员;牵头组建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讲座、展览、信息、网络技术、视障服务联盟,组织实施浙江省公共图书馆通阅互借网络。主办综合性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》(CN33-1398/G2),公开发行。浙江图书馆设党政办公室、业务办公室、人力资源部、资产财务部、综合管理部、采编部、技术研发部、文献典藏部、文献借阅部、地方文献部、古籍部、数字资源部、阅读推广部、公共事务部、学术研究部等部门。
|